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
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
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
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
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
法治文化 交通文化
安全教育 美食文化 生态文化
健康教育 招才引智 金融文化
诗歌散文 文化旅游 科技文化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
国防教育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以笔为戈,续写中国故事丨抗日名将之后戴澄东为共工新闻社题写社名

时间: 2025-10-06 07:48 作者: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 点击:

共工新闻社讯(记者 廖红麟)2025年国庆节前夕,抗日名将戴安澜之子、原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戴澄东先生挥毫泼墨,为共工新闻社题写社名,并寄语“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举动不仅是对新闻事业的殷切期望,更承载着红色血脉的传承与新时代使命的呼唤。

抗战名将钮先铭将军之子、共工新闻社顾问钮则坚和戴澄东在书法展合影。共工社发

戴澄东作为民族英雄之后,深知故事的力量。其父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战场以“马革裹尸”的壮烈诠释了家国大义,而今天的中国故事,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内核。题字现场,他对记者感慨道:“先辈用鲜血捍卫民族尊严,今人当以笔墨记录新时代风云。”共工新闻社之名,既取“共工触山”的坚韧之意,亦暗合“共工怒触不周山”的革新精神,恰如新闻媒体人追求真相、敢为人先的品格。

共工新闻社作为新时代的舆论阵地,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戴澄东的寄语,正是对这一使命的深刻注解。中国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当下的鲜活实践--从脱贫攻坚的奇迹到科技创新发展的突破,从文化自信的崛起到全球治理的担当。这些故事需要被真实、立体地传播,让世界看到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强大的中国。

戴澄东的题字,亦是一种精神的接力。抗日名将之后与新闻媒体人的联手,象征着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的传承。共工新闻社以笔为戈,既需铭记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将中国故事化作连接世界的桥梁。正如戴澄东对记者所言:“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粒种子,种下的是理解,收获的是共鸣。”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媒体的责任,更是全民的课题。共工新闻社以戴澄东的题字为鞭策,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书写属于这个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廖红麟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教育博览》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联系电话:0531--82816922 投稿邮箱:z1z2f3@sina.com
主编微信
凡本网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齐鲁文化教育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